肥胖症
(obesity)
类别: 健康风险
发生率: 7100例/10万
简介
肥胖症 (Obesity)
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较多见。多有进食过多和(或)运动不足病史。常有肥胖家族史。轻度肥胖症多无症状。中重度肥胖症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以及焦虑、忧郁等。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常同时发生,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即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以及某些癌肿(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男性前列腺癌、结肠和直肠癌等)发病率增高等,且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增高。肥胖可能参与上述疾病的发病,至少是其诱因和危险因素,或与上述疾病有共同发病基础。肥胖症及其一系列慢性伴随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和寿命。严重肥胖症患者精神方面付出很大代价,自我感觉不良及社会关系不佳,受教育及就业困难。
患病率
2002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09849人的调查结果,按照中国标准我国18岁以上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2.8%和7.1%,合计患病率23.2%;按WHO标准分别为18.9%和2.9%,合计患病率21.8%。在城市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男性均低于女性。经济发达地区患病率高,大城市尤为突出。
由于超重和肥胖的地域、城乡存在差异,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本地区的流行病调查。2002年北京、上海和广东肥胖按中国标准患病率分别为20.6%、9.27%和4.9%。男女肥胖患病率为19.6%和22.2%.上海男女肥胖患病率为9.81%和11.66%。2005年报道的乌鲁木齐维吾尔族20~84岁人群按WHO标准肥胖患病率为18.3%。2005年广州市按中国标准肥胖患病率男性为5.4%,女性为4.8%。福建省18岁以上成人总肥胖患病率为5.1%。
致病原因
1.能量平衡和体重调节
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监测及调控系统以维持体重稳定,称为“调定点”。由于体重调定点的存在,短期体重增加或减少将自动代偿,体重倾向于恢复到调定点水平。体重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双重调节,最终影响能量摄取和消耗的效应器官而发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饥饿感和食欲、影响能量消耗速率、调节与能量贮存有关激素的分泌,在能量内环境稳定及体重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是控制能量代谢最重要部位,影响下丘脑食欲中枢的信号包括传人神经信号(以迷走神经最为重要,传人来自内脏的信息,如胃肠膨胀程度等)、激素信号(如瘦素、胰岛素、各种肠肽等)以及代谢产物(如葡萄糖)等。上述信号传人中枢神经系统,经过整合后通过神经-体液途径传出信号到靶器官,以保持个体近期或长期能量平衡。体内参与调节摄食行为的活性物质包括:①减少摄食的因子:β肾上腺素能受体、多巴胺、血清素、胰升糖素样多肽-1和瘦素等。②增加摄食的因子:α-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神经肽Y、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增食因子、甘丙肽等。③代谢产物如血糖水平等。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由内源性大麻素及其受体组成,可调节摄食行为,激活后引起摄食增加。机体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生热作用、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以及适应性生热作用等。人体脂肪组织分为两种,白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贮存脂肪,而棕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消耗。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脂肪分解及促使产生热量。
2.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肥胖症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病因未明,被认为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脂肪的积聚总是由于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即无论多食或消耗减少,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肥胖,但这一能量平衡紊乱的原因尚未阐明,肥胖者这些因素与正常人的微小差别在统计学上未能显示,但长期持续下去则可能使脂肪逐渐积聚而形成肥胖症。
2.1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家族聚集倾向,但遗传基础未明,也不能排除共同饮食、活动习惯的影响。某些人类肥胖症以遗传因素在发病上占主要地位,如一些经典的遗传综合征,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和Prader-Willi综合征等,均有肥胖。近来又发现了数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肥胖症,分别是瘦素基因(OB)、瘦素受体基因、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基因、激素原转换酶-1(PC-1)基因、黑皮素受体4(MC4R)基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突变肥胖症。但上述类型肥胖症极为罕见,绝大多数人类肥胖症是复杂的多基因系统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中主要是饮食和体力活动。坐位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少、体力活动不足使能量消耗减少;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多、喜甜食或油腻食物使摄入能量增多。饮食构成也有一定影响,在超生理所需热量的等热卡食物中,脂肪比糖类更易引起脂肪积聚。文化因素则通过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影响肥胖症的发生。此外,胎儿期母体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或出生时低体重婴儿,在成年期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时,也容易发生肥胖症。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可分为三个层次。
1.一般人群的普遍性预防
首先是群体预防,把监测和控制超重与预防肥胖发展以降低肥胖症患病率作为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定期监测抽样人群的体重变化,了解其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积极做好宣传教育。使人们更加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合理,特别要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在食物中的比例。在工作和休闲时间,有意识地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广为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和限盐。经常注意自己的体重,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成年后的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5公斤以内,超过10公斤则相关病症危险将增加。要提醒有肥胖倾向的个体(特别是腰围超标者),定期检查与肥胖有关病症危险的指标,尽早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糖尿病等隐患,并及时治疗。
2.高危人群的选择性预防
有肥胖症高危险因素的个体和人群,应重点预防其肥胖程度进一步加重,和预防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高危险因素指:存在肥胖家族史、有肥胖相关性疾病、膳食不平衡、体力活动少等。对高危个体和人群的预防控制超重肥胖的目标,是增加该群体的知识和技能,以减少或消除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措施包括:改变高危人群的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应让他/她们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良环境或生活方式因素对肥胖症的发生可起促进作用并激活这一趋势,而改变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对预防肥胖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对学校、社团、工作场所人群的筛查发现高危个体。要强调对高危个体监测体重和对肥胖症患者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的针对性预防
对已有超重和肥胖并有肥胖相关病症的高危个体,主要预防其体重进一步增长,最好使其体重有所降低,并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如自我监测体重,制定减轻体重目标,以及指导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肥胖可能进一步加重病症危险性的认识,并努力提高患者的信心。
要使已超重或肥胖者意识到,期望短期恢复到所谓的“理想体重”往往不太现实,但是即使在一年之内比原有体重减少5%—10%也会对健康有极大好处。要使患者了解到,在短期内过度限食可能见到一些暂时效果,但如果不长期坚持减少膳食中的热量,也不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则很难保证体重保持在已降低的水平。个别病人的体重甚至会进一步增长,甚至超过减重前的原始水平。减肥反复失败会使病人失去信心。可组织胖友座谈会交流减肥或控制体重的经验,举办讲座,讲解肥胖可能带来的危害及预防的方法;争取家属配合,创造减肥氛围;在医疗单位的配合下,监测有关的危险因素;引导重点对象做好膳食、体力活动及体重变化等自我监测记录和减重计划的综合干预方法,并定期随访。
治疗措施
治疗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继发性肥胖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各种并发症及伴随病应给予相应处理。
1.行为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肥胖症及其危害性有正确认识从而配合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自觉地长期坚持,是治疗肥胖症最重要的步骤。
2.医学营养治疗
控制总进食量,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对肥胖患者应制订能为之接受、长期坚持下去的个体化饮食方案,使体重逐渐减轻到适当水平,再继续维持。只有当摄入的能量低于生理需要量、达到一定程度负平衡,才能把贮存的脂肪动员出来消耗掉。由于每公斤身体脂肪含热量31050kJ(7500kcal),因而如果每天热量负平衡达到2070kJ(500kcal)则每15天可使体重减轻1kg。热量过低患者难以坚持,而且可引起衰弱、脱发、抑郁、甚至心律失常等,有一定危险性。一般所谓低热量饮食指每天62~83kJ(15~20kcal)/kg IBW,极低热量饮食指每天<62kJ(15kcal)/kg IBW。减重极少需要极低热量饮食,而且极低热量饮食不能超过12周。饮食的合理构成极为重要,须采用混合的平衡饮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别占总热量的60%~65%、15%~20%和25%左右,含有适量优质蛋白质、复杂糖类(例如谷类)、足够新鲜蔬菜(400~500g/d)和水果(100~200g/d)、适量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避免油煎食品、方便食品、快餐、巧克力和零食等,少吃甜食,少吃盐。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非吸收食物及无热量液体以满足饱腹感。
3.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
与医学营养治疗相结合,并长期坚持,可以预防肥胖或使肥胖患者体重减轻。必须进行教育并给予指导,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适合患者具体情况,注意循序渐进,有心血管并发症和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必须更为慎重。尽量创造多活动的机会、减少静坐时间,鼓励多步行。
4.药物治疗
医学营养和运动治疗的主要问题是难以长期坚持,中断后往往体重迅速回升,因此也倾向于对严重肥胖患者应用药物减轻体重,然后继续维持。但长期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危险作出决定。目前对减重药物治疗的益处和风险的相对关系尚未作出最后评价。减重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减重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4.1食欲抑制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调节摄食的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血清素能通路等发挥作用。包括拟儿茶酚胺类制剂,如苯丁胺(phentermilae)等;拟血清素制剂,如氟西汀(fluoxetine);以及复合拟儿茶酚胺和拟血清素制剂,如β-苯乙胺(西布曲明,sibutramine)。
4.2代谢增强剂: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增强生热作用、增加能量消耗,其效应仍在研究和评价之中;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已不主张应用。
4.3减少肠道脂肪吸收的药物:主要为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orlistat)。目前获准临床应用的只有奥利司他和西布曲明,且尚需长期追踪及临床评估。
5.外科治疗
可选择使用吸脂术、切脂术和各种减少食物吸收的手术,如空肠回肠分流术、胃气囊术、小胃手术或垂直结扎胃成形术等。手术有一定效果,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疗效,术前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或治愈。但手术可能并发吸收不良、贫血、管道狭窄等,有一定危险性,仅用于重度肥胖、减重失败而又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可能通过体重减轻而改善者。术前要对患者全身情况作出充分估计,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肺功能等,给予相应监测和处理。
相关SNP(10)
SNP | 基因型 | 评价 | 说明 |
---|---|---|---|
Rs3751812 | GG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GT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增加 | |
TT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增加 | |
Rs7647305 | CC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增加 |
CT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增加 | |
TT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
Rs6232 | AA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AG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增加 | |
GG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增加 | |
Rs6548238 | CC | bad | 常见的,但肥胖症的风险高 |
CT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降低 | |
TT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降低 | |
Rs10871777 | AA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AG | bad | 成年人可能在BMI(身体质量指数)上高处0.22个单位 | |
GG | bad | 成年人可能在BMI(身体质量指数)上高处0.44个单位 | |
Rs4788102 | GG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降低 |
AG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
AA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增加 | |
Rs1121980 | CC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CT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增加 | |
TT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增加 | |
Rs925946 | GG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降低 |
GT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
TT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增加 | |
Rs7566605 | CC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增加 |
CG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
GG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
Rs13130484 | CC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降低 |
CT | good | 肥胖症的风险正常 | |
TT | bad | 肥胖症的风险略微增加 |
本文经过桔子生物授权转载